- · 《中国发展观察》投稿方[06/01]
- · 《中国发展观察》期刊栏[06/01]
- · 中国发展观察版面费是多[06/01]
海报观察丨重磅院士专家齐聚山东,为推动制造(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中国要走一条什么样的技术路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李毅中 然而,在核心产业建设方面,工业互联网
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中国要走一条什么样的技术路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李毅中
然而,在核心产业建设方面,工业互联网还没有形成全国的构架,企业、行业、区域等不同层面的工业互联网还没有完全互联互通,再加上一些标准和规范的缺失,使我们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李毅中提到,“我国的半导体设备、材料自给率只有11%,90%需要进口,高端芯片95%依赖于出口,集成电路制造薄弱,多数要依赖境外代工……”大变局、新形势下我国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哪些新任务?李毅中认为,核心产业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我们的自主可控能力;二是提升半导体设备、材料和芯片的制造能力,调整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结构;三是积极有序并可适度超前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曾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院士葛兴福,从德国工业4.0角度谈了先进制造业国际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方向。“我们需要颠覆性的创新,”葛兴福以德国汽车行业矩阵型生产模式为例解释道,“中国的数字化平台非常强大,而传统工业是德国的强项,双方可以在此领域加强合作,为未来生产的运营提供一个新的工业信息化环境。”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研究咨询部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直接提出,要破解发展智能制造的薄弱环节。屈贤明强调,在推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时候,不要忘记“根本”,就是要重视工艺的创新和优化以及制造装备的自主化。同时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艰辛的难题,一方面要加强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冠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支持在一些地区进行探索和试点。另外还要高度重视大数据的积累和应用,高度重视工业软件的研发问题。屈贤明说,“一个芯片、一个传感器的短缺,就有可能使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产业窒息,因此我们要避免重硬件、轻软件,重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轻管理改善和优化,各行业、各企业都要居安思危,重视工业软件的开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 周济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网址: http://www.zgfzgczz.cn/zonghexinwen/2022/0903/1120.html